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北战事 (第2/2页)
秦城稍作沉吟,摇头否定道:“东征军现仅有兵力不到七万,且有一万尚在高阙关,而匈奴大军兵力是我等两倍,此时分兵无益,五千轻骑就是先到了也做不成任何事。传令,大军即刻挥师高阙关!”
“诺!”
军议散了之后,乐毅并没有和诸将一同离去,而是留了下来,待诸将都走的远了,他才面有忧色的对秦城说道:“此番与伊稚斜决战,我军兵力始终处于劣势,虽然霍去病在高阙关击溃了五万匈奴大军,骠骑军在五原抹掉了左贤王三万精骑,但并没有能改变敌众我寡的局势。当下匈奴节节失利,必然步步为营,这必然使我等能用奇计抓住对方的失误做文章的几率大大减小,正面决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。若正到了正面决战之时,即便有骠骑重骑,八千虎贲,算上装备优势,我军胜负也只在五五之间啊!”
秦城同样面色凝重,“说五五之间还有些乐观。按说伊稚斜自出征以来,二十余万大军损伤几乎过半,已经差不多丧失了战斗力,但现在伊稚斜执意不退,大概也是下了放手一搏的心思,正面决战不战则已,若战,我大军之中,带伤的占了多少,能有几分胜算?而伊稚斜的十几万大军虽然士气可能低迷些,但这些却是基本毫发无伤的,加之此战关系到匈奴存亡,正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遇,谁说匈奴人不能爆发出非同一般的潜力?所以正面决战,我等讨不到半分便宜。”
乐毅叹了口气,“若是能有援军,那便好了。”
“援军?”
秦城和乐毅对视一眼。
不知是命运眷顾,还是命运在开玩笑,半日之后,秦城和乐毅讨论的“援军”,竟然真的出现了。
“乌桓王率领乌桓、鲜卑、阿米德三族共五万骑兵,来助大汉对付匈奴?”秦城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,心跳猛然加速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会稽郡。
卫青初到会稽郡的时候,只带了五千步卒,加上会稽郡的一两万屯兵,硬生生的与余善率领的十万百越大军抗衡。期间无兵无将的卫青苦苦支撑,虽然同行的东方朔和公孙策帮着出了不少计谋,但也一度被逼退出了会稽郡地界,狼狈而窘迫,几乎就要兵败。
好在随着战事的进行,朝廷组织起来的兵员源源不断的开往会稽郡,卫青所中的可用之兵终于逐渐多了起来,虽然仍是缺乏将领,好歹可以与余善一战。
大汉成年男子人人都有两年的戍卫服役期,所以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要组织起一支大军并不难,起初十万南军尽去了颍川,卫青只能带着五千步卒汇合会稽郡屯兵与余善对战,现在一个多月过去,卫青也终于摆脱了小家子气,底气足了起来,手中也握有了五万雄兵。
不过五万大军,已经是刘彻能给卫青支持的极限。淮南国战事毕竟还未完全结束,北方近十几万骑兵正在征战,日费粮草无数,这些年大汉的国力虽然增长不少,但也不能再维持更大的军费和后勤支出。事实上,各方战事持续到现在,大汉朝廷的财政已经是捉襟见肘,长安城未央宫内,刘彻每日都要和几位朝廷大员吹鼻子瞪眼,一个不停的问:“还能拿出钱粮吗?还能拿出钱粮吗?”一个不停的回答:“陛下,实在是拿不出来了啊!实在是没有了啊!”但是最后,在刘彻怒目而视的威逼下,丞相公孙弘总是只能欲哭无泪道:“还能再挤一点点,只有一点点了......”
饶是如此,刘彻也从未给各路领兵主将下达过必须尽快结束战事的命令,相反,刘彻在接到各方军报之后的回令永远只是说:“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,尔等只管放手去打,朕不会让你们饿着肚子拼命!”
五万装备精良的大军,正如卫青自己所说,要对付“蛮夷之地”出来的十万百越杂兵,只是一件手到擒来的事情。这些时日,卫青已经连战连捷,收复了会稽郡全部丢失领地,将余善赶鸭子一般赶回了乌龙江之南。
而卫青则率大军在乌龙江北扎营,稍作休整,准备再一鼓作气杀进闽越,将余善彻底消灭之。
“卫大将军,好消息啊!”东方朔满面红光的走进卫青的中军大帐,手中拿着一张写满字的锦帛,对卫青和公孙策笑道:“闽越王驺丑派人送来了密信,表示希望跟我军里应外合,一举将余善铲除!这个被余善软禁在闽越王城的小王,终于联合起一部分力量,准备给余善背后来一刀了,哈哈!”